您的位置: 首页 >基层科协>珠海>珠海市>详细内容

2025 年“全国科普月”海洋科普系列活动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办

2025-09-29 来源:珠海市科协 【字体:
阅读:

9月20日,2025 年“全国科普月”海洋科普系列活动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四号楼盛大启幕。这场由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市教育局、市科技创新局、市海洋发展局、中山大学相关学院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的科普盛宴,以 “政府部门 + 科研机构 + 高校 + 中小学” 的协同模式,通过多场景布局、多形式呈现,在珠海掀起全民海洋科学探索热潮。

1  

作为系列活动的核心亮点,基地主场活动当天分时段上演精彩内容,层层递进传递科普力量。在 “蓝色新生代” 结对服务签约仪式上,南方海洋实验室与珠海市第一中学、文园中学等 6 所中小学依次签约,正式缔结科普服务合作关系。签约过程中,主持人逐一介绍各学校科学教育特色亮点,随后的授牌环节更显意义深远 —— 实验室向学校授予 “海洋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牌匾,珠海市教育局则为实验室赠予 “珠海市青少年海洋科学教育战略支持单位”“珠海市中小学海洋科普教育实践中心” 双重牌匾,政企校三方携手深耕海洋科普的长期合作就此启航。

主场活动现场,首批 “蓝色新生代” 海洋科普志愿者接过证书,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投身科普事业的肯定,更向社会发出了参与海洋科普的诚挚邀约。科普大讲堂上,专家以通俗语言拆解海洋科学前沿知识,将复杂原理转化为大众易懂的内容;“科学家面对面” 环节中,学生们围着科学家追问科研细节,从项目选题到探索历程,近距离的交流让科研不再遥远,部分优秀学生更与科学家建立长期联络,科研种子悄然扎根。科普嘉年华里,海洋酸化模拟、海底火山喷发等互动实验前人头攒动,参与者亲手操作感受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沙画粘土手工区则将艺术与科学交融,让科普更添趣味。下午的联动参观中,大家走进地质矿物博物馆与珠海海洋科普中心,实物展示与场景模拟让海洋地质、生态知识变得立体可感。

系列活动精准覆盖不同群体,让科普触角延伸至各个角落。科学家团队走进签约学校,开展 3-5 场定制化主题讲座,结合教学实际填补校园海洋知识空白;珠海市市民服务中心的科普大讲堂面向亲子家庭开讲,将专业知识送到办事群众身边;梅华悦城社区广场上,20 组亲子家庭参与科学实验活动,通过海洋酸化模拟直观认知环保重要性,让科普扎根基层;珠海海洋科普中心整个 9 月持续开放,市民扫码即可预约参观,让科普服务跨越时间限制。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主办方构建了多维度宣传矩阵:“南方海洋实验室” 微信公众号实时推送活动动态,中央及省市级主流媒体聚焦主场活动亮点,“广东科普” 等专业平台精准触达科普爱好者。全方位的宣传让活动知晓度持续攀升,吸引各类群体积极参与。

截至目前,系列活动已实现学校、社区、场馆等多场景覆盖,服务青少年、亲子家庭、社区居民等众多群体。活动不仅让海洋科学知识深入人心,提升了公众海洋素养与环保意识,更构建起多方协同的科普新格局,为珠海科普工作常态化、规模化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