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气象防灾伴成长”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举办
9月23日,秋意渐浓的化州市实验小学热闹非凡,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科普盛宴在此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茂名化州市科协、市气象局、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科普活动,是今年市“全国科普月”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新学期的同学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科学礼物”。

活动现场被精心划分成多个互动区域,最吸引学生目光的当属科普展品区。这里陈列着十余件涵盖力学、光学、气象学原理的互动展品,从手摇发电的装置到演示平面镜成像的仪器,每一件都设有清晰的操作指引。同学们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原本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直观易懂,阵阵惊叹与讨论声不绝于耳。科普志愿者们则成为了现场的“科学向导”,他们身着统一服装,用通俗的语言为学生们答疑解惑,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让知识传递更具启发性。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现场氛围始终保持活跃,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主动参与的热情高涨。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图展区域同样人气十足。十余块展板以彩色漫画的形式,生动呈现了台风、暴雨、雷电等气象灾害的特点。其中关于台风的板块尤为详细,从台风的形成过程到登陆后的破坏场景,再到如何躲避危险、准备应急物资等防台措施,每一幅画面都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同时,在教学楼二楼的多媒体教室,一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主题讲座同步开展。市气象局的工作人员以近期备受关注的台风“桦加沙”为切入点,系统讲解了台风的形成条件、等级划分,以及台风来临前的准备工作——如检查门窗、储备饮用水和食物、远离广告牌等危险区域。讲座中设置的互动环节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当提问到“台风天能在树下躲雨吗”“收到台风预警信号后该怎么做”时,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有的还分享了自己在家中应对台风的经历,在互动中进一步巩固了防灾知识。
本次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群体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掌握应对灾害的实用技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其创新思维与探究精神,推动化州市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