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阳区科协开展“超级工程系列课堂”
2025年9月是全国首个科普月。9月13日,惠州市惠阳区科协精心打造的“超级工程系列课堂”迎来双课联动。《航天火箭》与《跨海大桥》两场活动分别在淡水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位于沙田镇的德正实验学校成功举办,超过100名青少年度过了充实而有趣的科普周末。
一箭冲天:探索航天奥秘,制作空气火箭
上午,淡水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化身为“航天指挥中心”。课程从中国航天事业的筚路蓝缕讲到如今的辉煌成就,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一次次成功发射的背后故事,深深吸引着在场的近60名少年。
“火焰掌”实验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可燃气体的特性,“空气炮”实验则生动演示了气体力学原理——这些正是火箭推进技术的理论基础。惊呼声与掌声一次次响起,科学原理在趣味互动中变得清晰易懂。
活动高潮是利用环保材料制作“空气火箭炮”。孩子们独立完成组装、调试,最终在户外场地上成功发射。一枚枚“火箭”划破长空,承载着孩子们的航天梦想飞向远方。
一桥飞架:解析桥梁奥秘,DIY斜拉桥模型
下午,德正实验学校的教室里,另一场科学探索正在上演。课程从惠州市民熟悉的隆生大桥、合生大桥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梁式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桥梁类型的特点。
课程重点解析了港珠澳大桥这一超级工程。通过视频和模型展示,这座大桥在施工技术、材料科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创新突破一一呈现,让同学们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最受欢迎的环节是DIY斜拉桥模型。孩子们运用刚学到的知识,精心设计桥塔高度、缆索分布,一座座结构精巧的斜拉桥在手中逐渐成型。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让复杂的工程原理变得可触可感。
两场活动虽然主题不同,却同样精彩。当火箭在晨曦中“发射”,当桥梁在夕阳下“建成”,科学的种子已深深植根于青少年心中。超级工程系列最后一场《新能源汽车》活动将于下周举办,继续为惠阳青少年带来精彩的科普体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