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义之教”科普志愿服务队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
9月29日,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义之教”科普志愿服务队走进汝湖镇中心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进校园”活动,正式拉开了汝湖镇中心小学科普月“文化科技活动周”的大幕。此次活动主题是“播撒科学种子,筑梦科技强国”,旨在引领小学生们热爱科学、筑梦未来。活动由惠州市科协指导,惠城区科协、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惠州科技馆联合举办。

乡土文化与科学精神的碰撞
活动伊始,孩子们精彩的醒狮、武术与渔歌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这不仅是才艺的展示,更寓意深远——扎根乡土,才能更好地仰望星空。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探索精神,正是科学启蒙的肥沃土壤。
随后,相关领导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乡村教育的振兴,尤其是科学素养的培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一环。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为活动授旗,并宣布活动开始。
大学生志愿者把实验室“搬”进课堂
紧接着,来自惠州学院的104名大学生志愿者,化身“科学领航员”,分别走进2至5年级16个班,将大学生的精彩科普设计“搬”到了小学生的课堂上,773名小学生瞬间化作科学小骑兵,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科普遨游。
一时间,各个教室化身为神秘的“科学探秘营”: 神奇的化学反应让孩子们惊叹于色彩变幻与气泡翻涌、微观世界的观察带领他们发现了肉眼无法看见的奥秘。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趣味盎然的实验,引导孩子们亲自动手、亲眼观察、亲身体验。在“玩”的过程中,科学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心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和不断举高提问的小手,成为了活动现场最动人的风景。

科普义教开辟乡村科学教育新路径
“义之教”科普教育特色班在科技特派员王国莉教授带领下,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紧扣全国科普月“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核心,选定既有趣又有料的科普主题;经过广泛查阅资料、反复打磨讲稿,不断优化讲解方式,力求以更生动的形式增加科学魅力,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兴趣。此次科普活动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前后持续80多分钟,孩子们真正体验了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探索之旅,仔细聆听科学家的故事,了解科技最新进展,大大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不断探索,一往无前。
同时,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参与,不仅为小学生们带来了科普知识,更用他们的青春活力激发了孩子们对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向往,起到了良好的榜样示范。
科学教育,是照亮乡村孩子前行道路的又一盏明灯。本次汝湖镇科普进校园活动,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好奇、探索与创新的种子。我们期待,这些科学的种子能在乡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汇聚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蓬勃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