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基层科协>广州>番禺区>详细内容

“榕” 趣探秘 —— 大夫山亲子植物科普研学活动举办

2025-10-30 来源:广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10 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榕” 趣探秘 —— 大夫山亲子植物科普研学之旅在绿意盎然的大夫山森林公园温情启幕。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协主办,广州市阳光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作为“全民有氧计划”系列活动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场,专为南村镇梅江小学 1-6 年级亲子家庭打造,共招募53组家庭,与社工、科普讲师志愿者及随队老师组成 123人的 “探秘小队”,一同走进榕属植物的奇妙世界,解锁 108 种榕属的独特奥秘。本次研学活动在参与人数、覆盖面和宣传广度上均创下新高,不仅有效拓展了大夫山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更通过亲子互动与专业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活动现场气氛活跃,沿途众多群众被吸引并踊跃参与互动,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辐射范围和宣传效果,为大夫山森林公园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的持续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科普宣传与社会参与的双重提升。

图片1

讲师选取了垂叶榕与大叶榕的叶片进行对比,引导在场学生观察并归纳二者形态差异。她指出,垂叶榕的叶片形状较为狭长,叶缘呈波状起伏;而大叶榕的叶片则相对宽圆,叶缘完整光滑。学生们随即展开实践观察,对照研学手册进行学习并主动收集落叶进行比对,通过对比准确识别出两种叶片的区别,并总结出外形相似的树木亦具有可辨识的形态特征。

在种质保育基地参观过程中,孩子们观察到体型较小的地果植株,认识到原来部分低矮草本植物亦属于榕属植物。这时,现场讲师设置了延伸教学内容——通过拾取落叶讲解叶片变色现象,向学生说明秋季叶片变黄并非病害表现,而是由于叶绿素分解后,叶黄素与类胡萝卜素逐渐显现所致。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记录知识要点,在研学手册上绘制了叶脉结构与气根形态的图示,家长们也积极参与,与孩子共同拍摄记录榕属植物的形态特征。 

在手工艺活动环节中,社工与志愿者提前布置好展板,板上绘有松鼠、孔雀及公主等轮廓,供参与者以自然材料进行装饰。各亲子家庭围坐成组,利用收集的树叶、花瓣与松针等作为创作素材。完成后的贴画作品集中展示于展板,呈现出以树叶为羽翼的孔雀、花瓣缀饰裙装的公主及尾部贴有叶片的松鼠等形象,体现了亲子协作的成果。

作为系列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场,本次大夫山榕属植物研学活动在53组亲子家庭的积极参与下圆满结束。参与者通过系统观察与动手实践,不仅准确识别了多种榕属植物,掌握了“以叶辨榕”“气根功能”等专业知识,更在亲身参与中深化了对自然价值的理解,建立起尊重自然、欣赏自然的生态意识。

活动中,孩子们实现了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探究”、从“表层观察”到“深度思考”的转变,其观察能力、求知动力与环保意识均获得显著提升。这些在自然教育中积累的素养,将为孩子们未来的成长注入持久动力,助力他们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亲近自然、感知生命,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分享到: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