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举办“全国科普月”首场主会场活动
今年是《科普法》确定的首个全国科普月,为办好全国科普月活动,推动科普法落地实施,广州市番禺区科协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集中组织区内约26家科普基地和资源单位开展系列活动,还举办双主场活动。双主场首场活动于9月13日在广州至信中药文化科普基地举行。本次活动由番禺区科协主办,广州至信中药文化科普基地承办,旨在深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中医药文化,吸引了市民、青少年及家长积极参与。

基地讲解员首先为参与者系统介绍了本次科普活动的整体安排,引导大家有序参观了中医药文化展区、珍稀标本展区、浸液腊叶标本展区、全国道地药材展区以及专题展区。讲解员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解说,配合丰富多样的实物标本,不仅让孩子们直观认识了多种中草药的形态特征,还娓娓道来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与药用价值。这一系列沉浸式互动体验,不仅激发了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更让他们在探索中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时代魅力。
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趣味盎然的科普实践环节——手工制作灯芯花。广州至信中药文化邀请到番禺区“大石灯芯草制作工艺”非遗产传承人梁强老先生亲临现场,为市民们详细讲解灯芯花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并演示传统制作技艺。在梁强老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大家纷纷动手参与,通过捻、绕、扎等传统手法亲身体验制作全过程。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市民们在感受手工乐趣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也让大人对中医药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同。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也纷纷和梁强老先生合影留念。
番禺区科协坚持以新修订的科普法为引领,持续推动区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接下来,番禺区科协将组织西坊大院这一昔日的传统工业厂区转型为如今文化创意聚集地,通过举办第二个主场活动,体现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的发展路径,延续这一空间从“制造”走向“智造”的内在逻辑,创新科普平台,营造沉浸式、场景化的科普氛围,增强公众参与感,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用户登录